各职能部门、教学和教辅单位:
为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安全,营造安定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防严控、不留死角,经学校研究,现制定2019-2020学年年第二学期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方案如下:
一、报到时间
1.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引导高校师生有序返校的通知》文件,学校将严格落实延期开学的要求,具体开学时间表将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制定,并提前一周向全校师生公布。
责任单位:党政办
2.制定暂停实习的预案,做好暂停实习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因疫情防控导致的顶岗实习时间减少的问题,可采用其它实践教学方式妥善解决或适当调整毕业条件中的实习考核要求,避免因疫情原因影响毕业。
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牵头、各二级学院协同
3.“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缩短周末和暑假的方式,在不减少教学课时量和教学质量情况下,首先通过网络、移动终端的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加强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减轻因疫情原因对教学进度造成的影响。任课教师需在原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线上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要发掘更多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平台上自助学习和自我提升。
责任单位:教务处牵头,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实训中心、各二级学院协同
二、报到安排
为确保疫情期间返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确保返校师生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和健康保护,学校现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实习以下错峰报到方案:
(一)学生报到
1.报到安排
根据地区、年制及疫区,我校学生将分四批次错峰返校,其中省内学生分二批,省外学生分两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批:省内五年专16、18、19级、三年专18级共2563人
第二批:省内三年专19级共2179人
第三批:省外非严重疫区五年专18、19级共12人、五年专16级、三年专18、19级共446人;
第四批:武汉及省外中高风险地区(北京市朝阳区、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区,揭阳市惠来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哈尔滨市道外区、南岗区)学生共23人;
第五批:目前境外学生8人
2.注意事项
(1)待学校报到时间公布后,第一批到第四批按顺次间隔2天安排一周内完成返校;第四批学生中,5月6日以后自重点地区返漳等上述几类师生员工以及5月13日以后离汉入漳且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无法提供既往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证明的学生,都必须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统一核酸检测。第五批学生暂不回校。各学院辅导员需严格按照时间和批次,组织学生安全有序返校,并照顾好隔离学生及不能返校的学生情绪,做好心理疏导。
(2)有发热或疑似症状的学生,需就地留观,推迟其返校时间;来自重点地区的学生,在漳浦动车站安排专车接送到校后,需统一集中安排在健康管理楼(留学生公寓)观察14天,其间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无法提供既往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证明的学生必须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统一核酸检测。。
(3)各二级学院要根据“人盯人”的要求,全面掌握学生动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特别是重点地区学生的基本信息,同时要将健康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摸清学生返校前14天的接触史、外出史和身体健康情况。要求学生返校途中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和勤洗手,做好自我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不乱触摸公共设施。
(4)报到当天,人员行李轻车简从,限制外来车辆、人员进校。返校学生皆从学校正大门测温通道进入,保卫科和辅导员配合维持进校队列秩序,避免人流密集;随行家长将学生送至校门即止,不得陪同进校,禁止在校门口停留。
责任单位:学生处牵头,各二级学院协同
(二)教职员报到
教职员需依照地区分二批报到:
第一批:省外非严重疫区教职员工和省内教职员工按学校通知报到日当天报到。其中,省外教职员工到校后,需向本部门主管报备并上报至人事处,再由人事处汇总上报至健康管理组,同时在宿舍自我隔离观察14天。
第二批:省外重点区域和境外教职员工返校时间视疫情发展情况而定。(省外重点区域教职员工若需返校,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并隔离观察14天)。
责任单位:人事处牵头,各教学、教辅部门协同
三、校内测温安排
学校依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开展网格化、全员化的布局,设置测温点和测温时间,确保师生及车辆全覆盖、全监测,不漏一车一人。
(一)测温点和临时观察点安排
测温点7处:校大门口、男学生宿舍区主出入口(侧门暂关闭)、女学生宿舍区主出入口、教工宿舍区主出入口(F幢侧道路暂关闭)、社区服务中心学生服务处、学生食堂一楼楼梯入口处、教学楼一楼保卫值班室。
临时观察点1处:校大门口人行通道入口处右侧广场。
责任单位:总务处、保卫科
(二)人员组成与安排:
测温人员由各党总支、医务室、保卫科抽调人员组成,具体测温由教职员党员和医务人员组成,登记由学生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组成。
1.学校大门:逢进必测,不漏一车一人。学生报到期间,开放伸缩们,安排5道人工测温通道供学生进校报到。人员安排上下午分二班制(保卫科除外),每班人工测温5人,临时观察点引导员2人。学生进校报到时,出示爱班级app个人信息及健康码(省内学生出示八闽健康码,省外学生出示全国健康码)并接受测温员测温,若测温结果正常,经爱班级app登记上报后方可进校;体温超过37°2的,则由引导员带往临时观察点做进一步检测。其他时间测温由保卫科统一安排。
2.男学生宿舍区主出入口:进出必测,封闭管理。出入口内侧设置测温通道(6m×4m集装箱纵置,开放两头供人员通过),内设红外线测温仪。采用24小时自动红外线人体测温和分时段人工手持测温仪相结合,在上课(晨午检)期间增加人工测温,时间安排7:30分—8:30分和13:30—14:30,人员4人,观察2人,通报/人工测温2人,晨午检结果由学生自行通过爱班级app上报。红外线测温仪测温高于37°2者,需接受人工测温。
3.女学生宿舍区主出入口:进出必测,封闭管理。出入口内侧设置测温通道(6m×4m集装箱纵置,开放两头供人员通过),内设红外线测温仪。采用24小时自动红外线人体测温和分时段人工手持测温仪相结合,在上课(晨午检)期间增加人工测温,时间安排7:30分—8:30分和13:30—14:30,人员4人,观察2人,通报/人工测温2人,晨午检结果由学生自行通过爱班级app上报。红外线测温仪测温高于37°2者,需接受人工测温。
4.教工宿舍区主出入口(设在教工宿舍A栋前车棚靠近主通道处):逢出必测,不漏一车一人。采用分时段人工手持测温仪测温,时间安排7:30分—10:30分,人员2人,测温1人,登记1人。
5.社区服务中心学生服务处:时间安排7:30分至—10:30分,人员2人,测温1人,登记1人。
6.学生食堂一楼楼梯入口处:楼梯处设置测温通道(6m×3m集装箱横置,覆盖楼梯通道两侧,开放两头供人员通过),内设红外线测温仪。就餐高峰时段(早餐、下课)人员3人,2人负责秩序维持,1人观察。其他时段则安排1人观察测温。各食堂、超市及经营店可根据个人需要设置专门测温点。
7.教学楼一楼保卫值班室:采用24小时备用,测温1人,由保卫科安排。
8.临时观察点:报到当天,邀请盘陀镇卫生院协助指导。发现体温超过37.2度者,立即引导至临时观察点,若病情需要进一步甄别的,须指定专车送盘陀卫生院或漳浦县医院就诊。
责任单位:安稳办牵头,学生处、总务处(医务室)、各党总支、保卫科协同
(三)测温仪器需求及安排
自动红外线测温仪3台:男女生宿舍主出入口各1台,食堂测温点一台;
手持测温枪12支:校门口保卫科2支、男女生宿舍区宿管室各1支、男女生宿舍区保卫值班室各1支、教学楼保卫值班室1支、教工宿舍区1支(暂存放于创业基地会议室)、医务室1支、图书馆1支,行政楼1支(用于会务测温),社区服务中心1支(机动用途)。
责任单位:总务处
(四)工作要求
1.测温工作人员需在指定时间到岗到位,确保测温工作有序开展。
2.严格管控学校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学生公寓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
3.若发现返校师生出现发热、咳嗽或有疑似症状,需严格进行隔离观察,并将情况如实上报,报告流程参照《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制度》。
责任单位:安稳办牵头,学生处、总务处(医务室)、各党总支、保卫科协同
四、教学安排
为更好地保障师生健康,疫情期间学校将对上下课时间进行调整,采取错峰上下课的方式减少上下课期间人流量,避免人员过于密集。进一步严格使用爱班级做好学生各类考勤。具体安排如下:
1.上下课时间:周一到周六,每天上下午各分二批次上下课。上午8:00和8:15错峰上课,11:35和11:50下课;下午14:00和14:15错峰上课,17:35分和17:50下课。
2.课后时间:晚自修取消,安排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与学习,避免在宿舍聚群。
3.学生缺勤: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严抓学生出勤,做好出勤登记。若有学生缺勤,需第一时间了解原因,若学生因健康问题,需第一时间报防控医疗小组(医务室)安排测温等医学观察,若有疑似病例现状(如:发烧、咳嗽等),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责任单位:教务处牵头,学生处、校团委、各党总支协同
五、后勤服务保障
(一)就餐安排。加强师生用餐管理,规范食堂卫生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确保食品安全、用餐安全。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制作和售卖食品须按卫生标准流程严格执行,总务部门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摸排,督促各食堂、超市及经营店负责人安排全体员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方可上岗服务。
疫情期间,实行错峰用餐。根据下课时间延长用餐时间(11点—13点、17点—19点);采用套餐盒饭、即点即用或外带,停止现场加工窗口(含各创业基地),减少停留时间。安排人员在各食堂入口处合理进行现场管控,做好分时错峰隔座就餐,避免人群聚集现象。购餐者排队时应与前后人员保持1米距离,全程佩戴口罩,允许打包带回单独用餐,建议师生自带餐具。食堂应在餐桌设置隔离板,就餐人员选择适当位置就坐,应同排隔位交错就坐,一桌两人就餐。就餐者落座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就餐中不交谈、不玩手机,尽量快速用餐。
责任单位:总务处牵头,机关党总支、食堂经营单位协同
(二)观察区设置:
学校健康观察区将设置在留学生公寓(健康管理楼)。后勤部门应关闭大楼侧门和电梯,人员从正门和楼梯进出;做好阳台安全防护、房间床上用品和消毒用品安排、楼道卫生清洁安排和24小时安全保障;医务室需配备足量的消毒液、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每天安排人工测温采集2次;学工队伍应做好观察人员用餐及心理咨询等保障。保卫科要全力做好留学生公寓的安全保卫工作,对进入留学生公寓的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对观察人员活动区域实施监控,严禁未经批准,观察人擅自离开观察场所。
责任单位:总务处牵头,学生处、相关二级学院党总支、保卫科、医务室协同
(三)环卫消杀工作
总务处在医务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环卫、消毒制度,做好消杀方案(用品和次数)的规划与执行;环卫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校内室内外环境卫生工作。室内环境含:办公室、教室、实训室、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学生宿舍和厕所。室外环境中,要特别注意生活污水管道、下水道和蓄水池等处的消毒。
责任单位:总务处牵头,医务室、各食堂及创业基地单位协同
(四)防控垃圾(口罩)回收点设置
回收点设置应标识清楚,内外结合,方便合理。男女学生宿舍楼每层1个;教工宿舍每楼梯口1个;教学办公区各楼幢出入口与室外垃圾桶位置相结合各1个;校园主要道路和人员密集出入位置需增设回收点。
责任单位:总务处
(五)防疫物资采购需求(见下表)
image.png
责任单位:安稳办牵头,总务处、医务室协同
六、其他要求
1.疫情防控期间校内电梯全部关闭,除特殊情况外即开即关。
2.报到时所有师生需戴口罩,省外学生可在漳浦动车站安排专车接送入校。
3.开学两周内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严禁学生未经批准擅自离校,除项目建设、食堂工作等特殊情况外,校外人员一律不得进校。
4.各单位不得组织群体性聚集学习与活动,推广信息化办公与教学。
5.所有人员进校门和上班(课)需佩戴口罩,进校门或校内相关测温点需进行统一测温。
6.学校其他各项教学、办公、值班正常进行。
7.不服从管理及要求的师生要从严从重处理,情节严重者报送公安机关处理。
8.本次抗疫需紧紧依靠全体师生,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共同打好防疫攻坚战。主要责任同志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强化阵地意识,做到严防死守,严防疫情在校园扩散,坚决遏制疫情在学校爆发。
9.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及要求从公布之日起开始,至疫情防控解除为止。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2020-02-15